序时账,也称日记账,是指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连续记录经济业务的账簿。会计师事务所在对企业进行审计时,会根据企业的序时账和报表数据等来判断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
日记账种类
日记账簿按其记录的内容不同,分为普通日记账和特种日记账两种。常见的日记账有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简称日记账。
现金日记账簿
账页格式:收入、付出、余额三栏式
登记方法:由出纳根据审核后的现金收款凭证和现金付款凭证序时逐笔登记。每天结出现金余额与库存现金核对。
银行存款日记账簿
账页格式:收入、付出、余额三栏式
登记方法:由出纳人员根据审核无误后的银行存款收款凭证和银行存款付款凭证序时连续登记的账簿。分次与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
审计期间的调整
审计期间调整的特点
为了推算结算期会计资料的正确性,消除期间不一致的影响;
主要用于存货数量和货币资金库存量的推算:
推算只是为了证实和提供审查的线索,不必进行调整分录的编制。
审计期间调整的内容
货币资金的调整
现金审计时,通过现金库存数额的盘点,现金收付凭证的审查,记帐凭证和现金日记帐的核对后,大体能判定现金核资的正确与错误,但除此之外,还必须核对现金日记帐与有关明细帐和总帐是否相符,达到凭证与日记帐相符,日记帐与总帐相符,凭证也必然与总帐相符的要求。如果被查单位采用科目汇总表或汇总记帐凭证核算形式肘,现金总帐结帐日余额与盘点日现金余额可能不一致,这就必须进行审计期间调整,以使两者的核对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一般是调整现金总帐,但不作调整分录。
存货盘存调整
材料审计时,除进行材料收发凭证的审查外,更重要的是进行材料完整情况的审查,即进行材料库存量的实际清查盘点,并将其结果与帐面数进行核对,视两者是否相符,以便按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审计处理意见。当盘存日不是在结算日时,应将盘存日的存货数量倒推到结算期期末应存材料数加以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