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领域的企业资质管理,是建筑业管理的特色之一,行政管理部门管行业的主要抓手。资质是各类建筑业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承接工程起着重要的作用,资质关系到企业在建筑市场中的竞争。
在建筑行业,资质一直都是建筑市场的“入场券”,也是建筑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通行证”。建筑企业的生存发展与资质的等级、类别和范围息息相关,资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过去建筑企业资质管理制度不够成熟时,存在诸多乱象,导致一些名不副实的企业进入建筑市场,破坏了竞争环境,使资质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此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动工程建设领域资质改革的脚步一直未停。资质改革到底给建筑业带来了什么影响,建企猫小编为大家带来如下分析。
为中小企业带来新机遇
对于今年的改革,专家给出的评价是:改革力度更大、改革的协同性更好、企业的获得感更强,对建筑业来说是重大利好。例如,资质等级调整后,将施工总承包资质等级压减为甲、乙两级,原一级资质调整为甲级资质,其他等级资质合并为乙级资质,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资质改革的深入,企业资质维护成本降低,资质升级门槛进一步降低,激发了市场活力。资质改革可以说是利益的再分配:对于那些没有资质需要挂靠开展业务的公司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好处,因为可以节省大量的挂靠费用。随着项目数据库与人员数据库的网络化,企业项目信息透明、开放,监管部门可以随时查询,这将推动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
企业的发展方向更明确
中小型建筑总承包企业和专业承包企业可以在专业化和精细化方向上大踏步前进。单个总承包项目的难度可能会增加,通过重组可以接近高等级资质。但是如果想一步到位进入总承包项目,还是需要一定的努力,可以从组织架构上做好施工分包的准备。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建筑业改革的深入,承包模式的改革是大势所趋。因此,中小总承包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找到发展方向,具备一定条件的企业可以尽快提高总承包资质。此外,在未来资质递减的趋势下,建设单位的信用、专业技术能力、履约保证要求、项目负责人等条件可能成为新的评价标准,这就要求企业在这几个方面提升能力,加强建设。
强化优胜劣汰趋势
从企业发展角度来说,已经拥有特级资质的企业将在未来竞争中占得领先优势,部分拥有低等级资质的企业承揽业务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从目前的文件精神来看,“新的建设工程企业资质标准”实施后,将推动建筑业进一步强化“优胜劣汰”趋势,有实力、讲信用的企业将率先在转型中走向新发展阶段。
除了在企业发展方面带来了一定影响,资质改革对建筑企业的资质管理方面同样也产生了影响。
审批流程简化
将实行全程网上申报和审批,逐步推行电子资质证书,实行企业资质审批“一网通办”,提升企业资质审批的规范化和便利化水平。进一步加大放权力度,除综合资质外,全部下放至省级及以下有关主管部门审批,进一步压减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
资质改革强调“强个人弱证书”,相当于为市场全国大幅减压,必然会导致新建筑企业将像雨后春笋般爆发,继而有可能会导致建筑三级资质和二级资质公司的大量增加,这样一来,低级别建筑公司的竞争将会更加的激烈。
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激烈化,面对那些资质级别较低,在资质和人才设备等方面投入不足的企业都将会被市场淘汰掉。而能够迎来新一轮辉煌的,将会是那些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和发展方向的企业。
为什么说建筑资质升级是必然的选择
从资质标准的定义上来说,升级到高等级后,可以做到很多竞争对手做不了的事,就能在众多的建筑公司中脱颖而出,会立于同行业的上端,从而获得更多的工程项目,为建筑企业自身发展奠定坚实的项目基础。
如果想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下做得更好,除了做好企业的经营管理外,建筑资质升级就是很大的优势,所以建筑企业资质升级是必不可少的。
资质改革实施的当下,企业如何应对,为了发展资质是否需要新办、升级或增项,如果有关于资质的任何疑问,欢迎随时咨询建企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