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处于资质改革的时期,想要办理资质的企业不能办理新资质,所以许多企业会选择通过其他的途径获取建筑资质。大多数企业最常用的就是通过转让的方式获取所需的建筑资质,转让这种方式并不需要通过复杂的行政审批以及复杂的流程,仅仅变更公司的相关信息即可获取建筑资质,但这种情况仅限于整体转让而言,若涉及跨省变更、分立则需要另行申请,而且如果在申请材料、条件上出错,还可能导致分立不成功。
建筑资质转让也会有一定的风险,那企业要如何有效地规避风险呢?建企猫小编总结了以往的经验。
对于债权债务,可以通过多方面进行尽职调查,对预收购的企业进行全方位的了解,聘请专业的律师和会计,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
注意核查营业执照的有效期和年检时间;
建筑企业资质在建设厅或者全国建筑诚信平台查验,是否有效,有效期还有多久,安全生产许可证是否在有效期范围内;
每一个地区应该有一个诚信分值,这是由建设主管部门制定的,是否存在违规行为。
转让建筑资质的一方在交易过程中是需要把公司已经中标项目该怎么安排,施工需要进展完毕,发布声明,以后参与项目不再用该公司资质进行投标。债权债务方面,需要积极配合,做到交接时,债务和债权必须两清,如果有不能清算的,需要进行责任划分说明,体现在转让合同里。
所以对于建筑企业的收购,建企猫小编建议企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可能会涉及许多的法律问题或者其他细节问题,对签订合同一定要细心查阅,避免收购资质后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无法使用资质使企业蒙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