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资质被撤销的情况有很多种,常见的原因有:通过欺骗、贿赂等非正当手段获取的建筑资质证书。提供虚假业绩、人员证明材料等,获取建筑资质证书。非法转包或分包给不带有相应资质的建筑企业。建筑企业转让、出借建筑资质证书,或者允许他人借助本企业名义承包工程项目的。建筑企业违反相关规定,进行建筑工程施工,造成安全事故的。建筑企业的净资产、主要人员、技术设备等不符合资质标准要求的。还有一些其他情况也可能导致建筑资质被撤销,例如未按照规定要求配备人员、采用非常规手段取得资质、为他人提供挂靠等行为。
据建企猫小编了解,近日多地建筑企业被行政处罚,无一例外,这些企业都是被住建局撤销已经取得的建筑资质证书,并予以警告及处数万元罚款,且在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被撤销的建筑业企业资质。也就是说,这些企业不仅被撤销资质证书,而且在短期内也失去了再次申请该类建筑资质的资格。这对于已经使用该项建筑资质证书承接工程的企业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不但失去继续开展工程施工的权利,也给企业本身和业主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影响到企业的市场信誉。
建筑证书撤销是一种行政许可的法律行为,其具有剥夺性、不可逆转性以及补救性,一旦企业资质证书被撤销,之前的努力都将成为一场空。那么这些企业都是因为什么原因遭到处罚呢?我们先来了解,导致企业已获得的建筑资质证书被撤销和吊销原因都有哪些。
1、建筑企业违法从建筑活动,如:超企业资质等级承接工程、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及设备等;
2、建筑企业违法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其资质证书承接工程;
3、建筑企业将承包的工程转包给不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或违法进行工程分包;
4、以贿赂承包单位或登记机关等不正当行为获取建筑资质证书;
5、提供虚假注册材料,如技术负责人业绩、相关人员学历及工作经历等,骗取建筑资质证书。
存在以上违法行为的建筑企业,一经发现将受到违法行为地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处于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撤销资质许可、吊销资质证书等行政处罚,并报送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而多家建筑企业被处以撤销资质证书,恰恰就是因为在申请建筑资质证书时,提供了虚假技术负责人业绩材料,构成以欺骗手段取得建筑资质证书。
因此,建筑企业不管是在前期的资质申请中,还是在后续的承接工程经营中,都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合法合规的的办理建筑资质证书,避免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