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资质申办下来后就高枕无忧了?光是动态核查发现问题就会撤销资质证书,所以施工企业在取得建筑施工总包资质后,要注意动态核查,及时反馈核查信息,积极配合核查,及时落实整改措施,持续改进,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以保证施工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接下来建企猫小编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下取得建筑施工总包资质后如何应对动态核查。
建筑施工总包资质是建筑施工企业的重要资质,在取得建筑施工总包资质后,企业应当积极有效地应对动态核查,以保证施工项目的质量和安全。以下几种情况会被注销资质。
一、拒不参加或配合动态核查。
凡是已经被列入资质动态核查的建筑企业名单中,就必须依照要求准备相关的材料,接受动态核查。换个意思就是说,按时按要求参加动态核查,是企业的义务,并没有权利或以任何理由拒绝核查。企业如果拒绝参加或不配合动态核查工作,那后果将会很严重。
二、申报资料弄虚作假。
建筑资质告知承诺审批,只是简化了资质审批的流程,并非是降低了资质的标准。因此,建筑企业不能因为审批不像以前那么严格就弄虚作假,胡乱承诺。如果在之后的动态核查中被发现申报资料弄虚作假,将会被撤销之前取得的资质,还会被公开通报,并且在一定期限内不能再申报相关资质,这将会给企业之后的经营带来极大的困难。特别是对于资质升级的企业,工程业绩是核查的重点。
三、现有情况不再符合资质标准。
建筑企业不仅要在申请资质办理的时候满足相关资质标准要求,还要在资质有效期间也要满足相关的资质标准要求。如果动态核查时,该企业的现有条件已经不符合所取得的资质标准要求,可能会被要求限期整改,或者是被撤回资质。
四、连续两年核查不合格。
如果建筑企业连续两年动态核查的结果都是不合格,处罚会加倍。比如,第一年核查不合格,可能会被要求限期整改;第二年仍然不合格,就有可能会被取消资质,外地的建筑企业可能还会被逐出当地市场。
五、拒不整改或者限期整改仍不合格。
一般动态核查中发现的问题不大都会被要求限期整改,但如果企业拒不整改,或者限期整改后仍不合格,可能会被撤销资质,对外地企业也可能会被逐出当地市场。
建筑资质办理环节正在一步步缩减,随着告知承诺制、资质审批权下放等政策的实施,可能有很多人会以为建筑资质越来越好办了。但实际上,事中事后的监管力度却始终在不断加强,企业拿到建筑资质就会随时受到监管,动态核查在今后也只会越来越频繁,企业需要尤其去注意这一点。
建筑施工总包资质是建筑施工企业的重要资质,在取得建筑施工总包资质后,企业应当积极有效地应对动态核查,以保证施工项目的质量和安全。首先,企业应及时反馈核查信息,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正,以确保施工项目的安全性和质量。其次,企业应积极配合核查,及时提供核查所需的相关资料,以便核查部门及时准确地核查企业的施工情况。再次,核查发现的问题,企业应当及时落实整改措施,以确保施工项目的安全性和质量。此外,建筑施工企业还应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提高施工项目的安全性和质量,以应对动态核查。后,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施工项目的安全性和质量,以确保项目的完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