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资质时,办理过程复杂,周期时间长,基本是建筑行业都清楚的事,尤其资质改革的近两年,办理更加复杂,这就有很多企业想办理施工总包资质时选择了资质分立的方式,相较于资质转让,确实风险降低了一些,这也是大多企业选择资质分立的原因,但是资质分立也是存在风险的,很多建筑企业都不太清楚,建企猫小编今天详细为大家讲解一下资质分立的风险,避免大家入坑。
1、转让方风险
建筑企业资质办理不易,一般来说不会随意转让,因此建企必须事先调查清楚转让方的具体情况,看对方是不是因为债务、税收、工程事故等问题转让公司资质,否则后期很容易出现纠纷。
2、政策风险
建企在办理资质跨区域转让时,必须事先了解对方公司所在地的相关政策,看对于资质跨区域转让有没有限制,切忌盲目签订资质分立协议,很可能会浪费成本和时间。
3、合同风险
双方在签订资质分立合同时,需要在合同中明确各种事项,如转让费用的支付方式、转让手续等,如果没有合同或者合同内容不明确,后期双方可能出现分歧、互相扯皮,产生不必要的矛盾。
资质转让分立的风险相较于资质转让,还是降低了很多的风险,这种方式也是目前选择最多的方式,资质分立其实就是资质剥离,顾名思义,就是将资质单独剥离出来,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资质转让方有多个资质证书,如果单独只有一个资质的话,是无法单独剥离的,就是把持有资质的企业当做母公司,全资形式成立子公司,根据流程将资质剥离出去,完成剥离后再将子公司转让变更给收购方,以此来达到转让的合法目的。但是还是需要企业注意以上几种风险问题,以免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