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资质改革是近两年建筑行业的一个大消息,究其原因就是不仅简化合并了很多资质,且新资质标准将会划分甲、乙两个等级,其中二级和三级合并为乙级,当然,现有三级资质到期后将会不予延期,直接作废,而不是大多数建企理解的改革后二级资质和三级资质都换为乙级资质。
住建部此次资质改革主要就是为了“精简企业资质类别,归并等级设置,简化资质标准,优化审批方式,进一步放宽建筑市场准入限制,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破除制约企业发展的不合理束缚”,简单点说就是让各建企办理资质更简单,成本更低,不能因为办资质的事情导致建企没办法发展。其实对于各建企来说,那肯定是好事情。
在建筑资质改革文件发布后很长一段时间,大多数企业包括建企猫小编在内都是以为等资质改革正式落地,大家都是简单换证为乙级,但是随着后续的发展,资质改革迟迟未落地,新办或增项窗口一直未开放,企业资质自动延期一年又一年,在2022年底,住建部终于发文表示,企业可以直接办理二级总承包或专业承包资质。随之而来的消息是“国务院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已发文取消建筑业企业施工总承包或专业承包三级资质,三级资质有效期到期后企业将不能再申请延续,资质将失效”。
首先来说资质改革后对各建企的弊,主要针对是现有二级、三级资质的各建企,对于拥有三级资质的建企来说,辛辛苦苦搞下来一个三级资质,还没怎么用,就面临政策改革说取消,对于拥有二级资质的建企来说,辛辛苦苦把资质升到二级,好嘛,结果改革政策落地后,没有任何区别了。拥有资质的企业才会知道新办或升级一项资质有多难,不仅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还要花费不少的金钱,肯定搁谁都不乐意。除了等级上,还有就是关于各种项的合并,特别是专业承包从30多项合并到10多项,无形中为资质价值打折了。
说完了弊,再来说说利,此利好肯定更多针对是新办或增项企业,从前几次的资质标准意见征求稿来看,资质改革后,对资质要求的人员条件上得到了大大的缩减,企业要办理某项资质只需要满足技术负责人和建造师的要求,对职称和技工已经无要求,那么在人员费用上就得到了大大的缩减,当然,具体标准还得等实际落地来参考。除此以外,合并了多项资质,以前可能需要办理两项专业承包,而以后只需要办理一项就可以同时承接多项工程施工了。
将10类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调整为施工综合资质,可承担各行业、各等级施工总承包业务;保留12类施工总承包资质,将民航工程的专业承包资质整合为施工总承包资质;将36类专业承包资质整合为18类;将施工劳务企业资质改为专业作业资质,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综合资质和专业作业资质不分等级;施工总承包资质、专业承包资质等级原则上压减为甲、乙两级(部分专业承包资质不分等级),其中,施工总承包甲级资质在本行业内承揽业务规模不受限制。
此次改革对于一级资质来说没什么影响,对于总承包特级资质来说,好处就大了,那就是拥有一项特级总承包资质,在改革后,可以承接任意总承包工程,不过此利好各位私企老板看看就好,一般特级资质都是国企央企,私企能有一项一级总承包资质都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对于目前拥有建筑三级资质的企业来说,肯定不能坐以待毙,要么选择直接新办二级总承包或专包,要么把现有的三级资质升级上去。此次改革虽然说各种简化了资质办理成本,但对于拥有建筑二级、三级资质的企业来说是不友好的,相当于又从新和新入行的建筑企业在同一起跑线,唯一的优势可能就是入行早,有一定的业绩和信誉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