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自己在申请资质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问题,一般情况下看着办理要求特别简单,但是自己去操作的时候问题重重,总会在看似很容易的地方出错,因为市政施工总承包资质需要准备的人员、材料、设备、场地等要求,办理时最容易出问题的就是人员,人是不确定因素的最主要原因,不过企业也不用慌张,虽然办理资质类别很多,只要确定办理市政施工总承包资质,剩下的就是主攻该方向的要求等问题,今天建企猫小编就展开为大家解读一下。
市政施工总承包资质办理棘手的几种问题
1、业绩问题
办理资质只能从最低等级开始办理,也就是乙级资质办理,刚开始办理资质没有业绩,标准中又要求必须有业绩才能办理,这是不是冲突了呢?不是的,资质新办时要求的主要业绩,就是项目主要负责人的工作经历和项目负责人主持过的项目,新办中提出的业绩要求主要是考核项目负责人业绩;资质升级考核的是企业主持过并完成投产的属于企业自身的工程业绩,工程业绩证明材料类型一般有中标通知书、工程合同、工程结算单、施工图纸、竣工验收报告等等,值得注意的是,申报建筑资质的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才可作为企业工程业绩申报。
2、人员问题
每个资质标准对于人员都有明确的规定,符合标准要求的才是有效人员。资质办理需要人员的学历、专业、职称等条件符合岗位要求,即使学历专业与岗位要求不一致,其他方面如从业资历、个人业绩等条件符合要求也可以。
例如:市政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乙级资质,要求建造师为建筑工程、机电工程专业。技术负责人具有从事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结构专业中级以上职称或建筑工程专业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具有建筑工程相关专业。技术负责人(或注册建造师)主持完成过本类别资质二级以上标准要求的工程业绩。在办理过程中,人员需要满足相应的专业、执业资格、工作经验等要求,才能算有效人员。
3、社保材料问题
社保问题是大家最容易出错一步,社保需要企业为相关人员连续缴纳3个月以上社保,而不是只缴纳3个月就行,是后期需要取得资质后不能间断的持续为人员缴纳社保,需要中间不能断缴,社保不全不能审核通过,社保缴费单位应与申报建筑资质单位一致,且社保证明应体现以下内容:缴纳保险单位名称、人员姓名、社会保障号(或身份证号)、险种、缴费期限等。
4、其他问题
资质办理过程中的其他相关问题有:企业净资产、注册建造师、材料等等。企业净资产要符合资质标准要求,并在办理资质前完成注资,否则可能影响资质申请;办理资质需要的注册建造师数量要达到标准要求的数量;办理资质材料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准备。否则很有可能导致资质办理失败。
资质改革是近两年最热门的话题,现在已经停办了三级资质,今后市政资质将改革为甲乙两个等级,以后办理只能从最低等级乙级开始办理,并且据说今后办理资质升级必须间隔两年以上,且安全生产许可证满一年的情况下才能办理资质升级,今后办理资质的标准越来越严格,能办理的企业还是趁现在意见稿没有正式落地实施赶紧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