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质获取后,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除了工程业绩就是资质核查了,有些地方每年会抽查一次,有些地区3年2次,根据地区决定,但是如果核查到自己的企业该如何应对呢,哪些原因会造成资质核查不合格呢,建企猫小编详细为大家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动态核查到自己的企业,按照要求递交相关材料即可,看似简单,这里面有很多原因,例如人员流动,办理资质时所需人员补充等都是完整的,而资质办理后出现了人员流动,但是未及时补充,正好被核查时抽查到了,那么就会责令整改,整改还不合格的,才会被注销资质,在此需要建企注意的是,如果抽查到企业,需要按照要求积极配合提供相关材料,不合格的地方及时整改,也可以把资质交给专业人士维护,这样代理公司就会为企业办理资质抽查等事宜,企业可以节省精力在其他项目上。
导致核查不通过有哪些重要原因呢?
人员:
1、建造师人数不足、无注册建造师
2、中级职称和技术工人人员不足
3、技术负责人无评审表
4、营业执照法人与资质证书法人不一致
5、未提供技术负责人职称资料
6、技术负责人经历年限不达标
7、职称专业不齐全
8、部分人员保险不合格
业绩:
9、技术负责人业绩不符合
10、技术负责人无业绩
11、个人业绩不符合要求
社保:
12、企业主要人员近一个月社保缴纳证明不齐全
13、除建造师外其他人员社保未缴纳
14、社保缴费人数不达标
15、缺少部分工人社保
16、社保缴费证明与系统查询不符
其他:
17、未按时间要求提供核查资料
18、净资产不达标
19、未提供财务报表
20、实际办公地址与注册地址不符。
以上内容是核查的重点,各地核查时几乎必查,企业可以提前了解后,自如应对。综上所述,大家可能也能看出,大部分都是跟人员挂钩,不确定因素都是人员流动和人员业绩等原因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