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往来要与公司业务部门核对,再与对方单位进行核对,形成对账工作底稿。根据核对后的差异结果,调整账务。应收账款要按客户名称逐一进行余额核对,先将余额对上。余额对不上的,再逐笔核对明细,一定要按照发票明细来进行核对,做核对工作底稿的时候建议注明发票信息。如果是因为收入没有及时入账或者收到货款没有冲减往来,要及时进行账务调整。
另外,要重点关注月初月末是否有大笔相同的金额转出和转入、对摘要模糊、金额较大的记录要重点审查、挂账期间非常长的金额、是否按备抵法计提坏账、是否随意变更坏账准备的计提范围和计提比率来调节利润等。应付账款按供应商名称进行核对,避免重复支付。同时,要重点关注应付账款长期挂账是否真实、现金结算货款、委托个人付款、付款给销售方以外的第三方是否如实入账等。其他应收应付的核对,要落实到明细账户上,逐一核实。往来款项核对完毕后,记得及时调整和记录相关科目和数据,确保账目清晰准确。
对于会计混乱的公司,明确现有资产产权是首要任务。一般来说,最好按时间顺序盘点。
1.库存出纳库存现金
与企业出纳盘点企业现有库存现金数量,与账面进行比较,先校正,再填写“现金盘点报告表”调整现金日记账作为原始凭证的账面记录。
2.检查开户银行存款
打印企业开户银行的所有账单,逐一检查每个账户。如果账户信息不一致,找出原因,然后通过银行存款余额调整表将银行账单调整为银行对账单。
3.库存仓库库存
然后检查公司的仓库库存,检查库存数据和库存细节,如果库存有发票,根据发票金额计算,如果没有发票根据最近的采购价格计算,避免与后批库存成本差异太大.注意大量产品和半成品的工艺和计算统计,对其他旧材料或小材料进行成本,以确保每个库存的账目一致。
4.盘点公司固定资产
然后检查公司的固定资产,检查账簿与实际资产的一致性,然后填写和填写存单,检查账面余额,确定损失和盈利能力,然后填写账面存储的对比表,作为调整账面的凭证。固定资产需要找到发票.找合同,尽量确认原值。
5.与客户核对应收账款
销售合同.送货单.检查报价等文件,制作不同客户的应收账款对账单,然后提交企业销售人员检查,调整应收账款,与客户保持一致。对于不一致的资金,根据有争议.未达账项.对具体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不能收回分类。
6.与供应商核对应付账款
主要检查合同.仓单和其他文件。供应商需要制作每个供应商的应付账款对账单,并首先发送给买方进行检查。买方检查后,交财务人员检查,盖章一致,退回。
7.核对税务局税务申报信息
查阅纳税申报系统中的纳税申报情况,熟悉各系统的情况,检查账户中的相关税务相关数据是否与纳税申报系统的数据一致。如果不一致,应查明原因并进行调整。建立会计制度,乱账整理完之后,可以制定更科学的管理制度,包括现金、合同、成本核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