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质是建筑企业从事建筑投标、施工的资格证明,代表企业在某个建筑领域的等级及可以承揽工程的范围。建筑资质也就是建筑企业的资质等级。
建筑企业资质分为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施工劳务三个序列。其中施工总承包序列设有12个类别,一般分为4个等级(特级、一级、二级、三级);专业承包序列设有36个类别,一般分为3个等级(一级、二级、三级);施工劳务序列不分类别和等级。
然而每年都有大量的建筑企业申请各种建筑资质,真正成功拿到证的很少。有人员问题、社保问题、注册资金问题等等。
最近几年,建筑行业大整顿,只有那些正规的、合法的、拥有资质的企业才能在市场存活下来。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资质申请审核中,日渐趋严。
在办理建筑资质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问题,今天建企猫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建筑资质的一些小知识,供大家参考!
一、建筑资质是什么?
建筑资质是中国建筑企业获得建筑施工资格的一个门槛,也就是说建筑企业需要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
根据《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87号),建筑业企业应当按照其拥有的注册资本、净资产、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已完成的建筑工程业绩等资质条件申请资质,经审查合格,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后,方可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
建筑资质标准,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属于建筑工程。
二、建筑资质到底有多重要?
1、建筑资质办理,就是企业为了承包工程,专门进行工程所需的资质办理。资质办理,需要企业满足人员、资产、设备等多方面的条件,同时通过建筑主管部门的审核。在办理资质后,建筑企业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也有了参与工程承包的资格。
2、建筑公司在承接工程时,国家对于工程的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基本的就是在招投标的过程中检查施工企业的资质,这是对企业是否具备施工的能力做的一个简单检查,因为具有资质的企业在施工方面基本有技术人员及施工设备!
3、作为建筑业企业要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及时提高和规范企业内部资质等级的标准和管理水平,使企业市场准入得到保障,更适应建筑业市场的发展,资质证书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