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资质改革,业内对资质的后续实施充满期待,建筑企业关心自身资质将如何变化,后续怎么操作,找谁办理等问题。也预示着未来一个方向:1、强化个人执业能力;2大幅减少建造师人数要求;3、提高业绩要求。
建筑行业另一个进化标志是从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四大领域的资质均进行了大批量的压减和整合。建筑企业资质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规范行政审批,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建立促进建筑业人才持续发展的引导机制和规范建设单位任意肢解发包工程的约束机制。引导建筑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
一、管理规定和资质标准修订
1、下放部分资质的审批权限
(1)下放中央建筑企业及其下属一层级企业的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三级资质的受理和审批
(2)非中央建筑企业的下属一层级的企业申请特级、一级资质申请由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受理
(3)资质的企业资产、职称人员、现场管理人员、技术工人的审核交由初审部门负责
(4)由省级、市级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依法确定各自许可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的许可程序,并做到向社会公开
2、简化资质申报材料要求和规定
(1)不再要求企业报送注册执业人员的身份证明、注册执业证书材料,对注册人员的考核可通过注册人员数据库进行核查
(2)不再要求企业报送注册资本金、产值、一般设备、管理制度等方面考核资料
(3)增加了审批机关应当推行电子化审批,建立企业资质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
3、取消主项资质规定
(1)取消企业主项资质的规定和只能增项5个专业承包资质的限制
(2)打破资质序列限制,允许企业申请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施工劳务资质三个序列的各类别资质,且申请数量不限制
二、资质标准调整的内容
1.重新调整资质标准框架:调整施工总承包资质名称;将60项专业承包资质调整为36项;将劳务分包资质调整为施工劳务资质,并明确施工劳务资质不划分类别与级别。
2.调整企业资产指标:调整了企业净资产指标;取消了企业注册资本金和工程结算收入指标。
3.合理调整主要人员指标:取消了总会计师、企业经理的指标要求;降低了企业技术人员总数的要求,明确专业要求;增加了对现场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要求;对注册建造师按专业进行考核。
4.调整工程业绩指标:尽可能不将群体面积、单项合同额等指标作为考核指标;最低级资质标准中增加了关于个人业绩要求;减少工程业绩数量,以考核工程规模为主调整为以考核工程规模与工程数量相结合。
5.调整技术装备方面考核指标:对于未明确列出具体施工设备和检测设备的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资质标准,不再将技术装备作为强制考核指标
6.调整了施工劳务资质标准指标:将“企业注册资本”由30万元提高到200万元;增设了企业“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考核指标;提高了企业自有技术工人总数的要求。
建企猫分享更多建筑资质相关知识,以上内容总结希望可以帮到您!关注我,有任何需求可联系平台客服。